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安动态 > 公司动态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及改善路径探究添加时间:2024-07-22

刘桂兰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但是,种种现实因素给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问题,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失衡現象。本文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义务教育为例,研究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原因,进而探究改善资源配置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

一、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

本文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义务教育为例,研究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首先对延边州的概况做简要介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218.6万,其中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5%,大约有80万人,是我国仅有的朝鲜族自治州,也是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摘 要: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但是,种种现实因素给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问题,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失衡现象。本文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义务教育为例,研究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原因,进而探究改善资源配置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全州由六个市和两个县组成,分别为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和安图县,其中延吉市为首府。延边州是东北三省海外沟通的要害之地,东接俄罗斯滨海区,南临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同时是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聚焦点,是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的重要枢纽。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初级含义。但由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仍存在失衡现象,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出现较大的差距。延边州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地区生源不足。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口结构出现畸形发展。较多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只剩高龄老人留守家乡。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部分村民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移居城市。简言之,农村人口流失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生源不足。部分农村学校内学生寥寥无几。据调查,延边州大部分偏远农村学校内出现年级断层或者两三个学生组成一个班级的现象,这种状况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出挑战。

第二,城乡教师综合教学水平存在差距。首先城乡教师自身受教育程度不同,乡村教师供不应求,不少青年人才不愿在农村发展,而城市学校人才济济,供大于求。城市教师本科以上占绝大多数,而乡村教师却多数集中在专科级别,甚至小部分教师学历低于专科学历。其次城乡学校对教师的技能培训存在差异,农村学校几乎没有教师培训,多数老师上岗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据调查,延边州下辖的图们、敦化、珲春等市的农村学校年轻教师相对较少,且教师学历大多低于城市教师学历。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学校在教师综合教学水平方面存在差距。

第三,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较大。最新教育政策改革重新规定了教师工资,主要由岗位、薪级、绩效工资和特殊岗位补贴四部分组成。由此可见,教师工资除固定工资外还增加了可变工资。这使得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城市学校可为教师提供多种可变工资,但农村学校教学项目单一,教师的可变工资受限。据调查,延边州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教师月工资收入为3000元-4000元,但农村教师仅为1500元-2500元,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四,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不足。在部分偏远农村学校,由于专业英语教师的缺乏导致英语课程设置困难,贫困学生难以接受英语教育。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英语老师,导致英语教学水平不高。而城市学校则有充足的专业英语师资力量、完备的英语课程设置和丰富的英语学习活动。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方面,城乡学校同样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专业计算机教师,还是计算机的设备配置,农村学校都不及城市学校。在心理卫生等健康教育方面二者的差距相对较大。经走访调查,延边州较多偏远农村学校内仍存在多门课程均由一个教师担任授课的现象,并且多数学校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

二、延边州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原因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缺陷有其复杂的自然、经济和文化因素。

延边州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资源分散、基础公共设施落后等事实造成人口稀少、生源不足、学校规模小、教师数量少且教学水平较低;有些地方存在大量复式班,这些都是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缺陷的先天性因素。

其次是经济因素。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从根本上说是城乡经济水平的差距造成的,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仍保持小农经济模式,缺乏多样化的经济产业。工矿企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经济模式多集中在城镇地区。城乡经济差距的加大一方面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另一方面造成偏远农村的教育只能靠政府财政补助。所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是文化观念因素。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深受地区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对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城市地区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地,进而城市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农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生活环境封闭、信息闭塞等原因,容易形成文化上的保守,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因此,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大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带动农民解放思想,重视教育。endprint

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路径

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所追求的教育公平目标并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实事求是地结合地区特点基础上的相对公平,即在保证义务教育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这就要求首先切实改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现状,基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合理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大量农村惠民政策的实行,我国部分偏远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与此同时,各地义务教育校舍建筑等得到极大改善,危房危楼建成了新房新楼。但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新的问题:生源的缺乏造成大量义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因此,改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的前提是合理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各地相关部门应着实调查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规划。生源少的地方要办好小规模学校,因兼并学校给学生带来上学不便的,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应提供适当的帮助,保障学生的义务教育机会,严格避免农村学校“边建设、边闲置”的现象。其次要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将闲置浪费的资源转化成可利用资源,投入到学生的教学当中。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规定开设教学课程,提供完备的教学设备、促进农村地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后要加大城乡义务教育交流合作项目的实施,开展“城帮乡”教学或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一体化教学,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设立城乡教师轮换或交流项目,优秀城市学校要对贫困地区学生开通招生分配指标,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代代落后”的现状。

第二,大力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结构。针对城乡教师受教育水平不同、教学水平差距大的现状,相关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结构。改变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根据农村地区生源状况决定各专业教师的定期配置,实行教职工编制的城乡统筹管理和动态调整。为解决偏远地区教师缺乏的问题,政府可以颁布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等青年人才定期下乡支教,例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类似人才配置政策,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还可以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城乡教师的合作交流,教学沟通。城市优秀教师定期走访农村学校,为农村学校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关注偏远地区儿童的教育发展,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同时为乡村教师提供较多的教学培训机会,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质量。

第三,优化改革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的根源是城乡经济差距导致教师工资待遇差距。因此,首先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带动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引进先进技术、观念等创新发掘农村经济潜力,建立多元化经济产业,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其次国家要对乡村教师实行收入分配倾斜政策,根据其工作地区的发展程度实行反向补贴,即教师的工资收入补贴随着地区的偏远和贫困程度进行补贴,越贫困地区教师工资补贴越高,扩大补贴力度,落实补贴范围。确保广大乡村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以此激励和吸引教学人才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再者,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科学投入或资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让富裕地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偏远乡村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和教育资源,实行“先富帮后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义务教育大体实现了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性要求,但是诸多原因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距。为解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生源不足、城乡教师综合教学水平存在差距、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的差距大、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不足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诸如合理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结构、优化改革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等。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是社会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有效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为实现我国两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馬晓强.增值评价:学校评价的新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喻小琴.江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研究——基于示范区政策文本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

[3]马维娜.教育质量提升需要怎样的资源意识与资源享用——以初中教育发展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

[4]岳武.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全国服务热线:400-123-4657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邮箱:
admin@youweb.com
手机:
13800000000
传真:
+86-123-4567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