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介绍(.ppt添加时间:2023-04-21
* 欢迎来到 广西博物馆 制作人:韦佳媚 广西文物事业概况 2007年广西有文博事业机构124个,其中各类博物馆、纪念馆59个,各级文物保护管理所、站58个,文物科研机构3个,文物商店4个,职工总数1197人。拥有业务用房15.5万平方米,文物库房1.8万平方米。全年总收入1.47亿元(其中国家对各级文物保管机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维修补助经费1676.2万元,地方财政拨款1.03亿元,事业收入1685.9万元)总支出1.24亿元。全年举办陈列、展览256个,参观人数309.4万人次(其中接待未成年人参观68.4万人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0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300余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68处。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管理机构收藏文物30.29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33件,二级文物4229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一家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坐落在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整个博物馆用地总面积为32757.8平方米。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铜鼓遗存丰富,种类齐全,因此,本馆得以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铜鼓藏品达360多面。本馆还收藏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其中线装古籍达3万多册,弥足珍贵。 八 桂 铜 鼓 图 录 北流型 冷水冲型 灵山型 麻江型 石寨山型 西盟型 遵义型 闻鼓起舞 翔鹭纹铜鼓 西汉。1976年出土。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4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主晕为衔鱼翔鹭纹,其余饰栉纹、勾连雷纹和锯齿纹。鼓身九晕圈,饰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 羽纹铜凤灯 西汉。1971年出土。通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以足、尾支撑灯身。通体细刻羽毛。背部有一圆孔,置长柄灯盏。口衔喇叭形灯罩。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自由转动和拆卸。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中空,可以贮水。蜡烛燃烧时,烟灰经灯罩先入颈管,再入腹腔,最后溶于水中。 广西博物馆 ——深海遗珍 在越南海域打捞出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类文物。这些陶瓷有的来自越南本土或者泰国等地,但大部分都源于中国。 酒器,其中部分有镂雕的花饰。 这些和礁石贝砾混粘在一起的瓷器,仿佛凝固着那一段漫长的海底岁月。 越南头顿省槟榔岛出水的陶瓷文物主要是康熙年间出自江西景德镇、广东汕头以及福建德化窑生产的外销产品,打捞出水后文物主要收藏于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这批陶瓷品种非常丰富,纹饰以及型制都很有特色,非常漂亮。很多图案描绘细致之极并且能完整反映民间生活风情,画风有的很东方有的又受西洋风格影响。 广西民族博物馆 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是一座国内一流的专题民族博物馆,以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与艺术遗存、物证、典籍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为主。 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面积达7600多平方米的大型广西民族文化陈列“五彩八桂”、大型东盟风情文化展示“东盟文化展”、广西各市博物馆收藏精品展“八桂瑰宝”和特色鲜明的小型个人收藏展。 广西民族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01号云雷纹大铜鼓,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王”。 “铜鼓王”面径165厘米,残高67.5厘米,残重299公斤,足部残缺20公分,是1955年在广西玉林北流县水涌庵发现的,随后被征收从北流运到南宁的广西博物馆,101号云雷纹大铜鼓属北流型铜鼓,鼓面中心太阳纹八芒,鼓面周围遍施云雷纹,有蚕丝纹环耳两对。如此庞然大物,当之无愧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关于“铜鼓王”的“身世”,尚有三大谜团未能解开。第一,制造之谜。铜鼓是手工铸造品,一般都是一模一器,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件铜鼓的模具。第二,出土之谜。“铜鼓王”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清代的《北流县志》中,至于它在哪里出土的,至今尚无证可考。第三,运输之谜。由于它体积硕大,搬运困难,北流与南宁两地之间相距近300公里,至今不知它是怎样从北流县运到南宁市的。 东盟文化展 广西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