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安动态 > 行业资讯
真实的农村是一片人性的荒漠添加时间:2023-08-11

人人都说家乡好,其实,我一直不怎么喜欢我的农村老家。

去年看到一则新闻,某地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父亲仍没有死。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随即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看到这样的新闻,其实我并不感到特别震惊。在我的记忆里,农村就是这样的,只是我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人心还是这么坏。

我在农村——是那种只从事农业生产、几乎没有任何工业的真正农村——生活了21年,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真正离开。

从过往经历看,我隐隐觉得,讴歌农村的都是酸腐文人。真实的农村没有田园牧歌和淳朴民风,有的是尔虞我诈、欺善怕恶、弱肉强食。

不客气地说,在我从小见识的农民中,冷漠、小气、因为嫉妒而心态扭曲,是其中不少人身上的标签。至于兄弟相残、父子反目、姐妹成仇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贫穷的乡村里,什么故事都有,继父从小睡继女、老公婚外情、老婆偷汉子、叔叔毒死亲侄子、父亲服毒儿子不施救、子女不赡养父母、将年迈父母赶到猪栏居住……都是真实故事。

某台有个栏目叫“真实故事”,我妈最喜欢看。我有时对她说,不用看了,回老家拍剧,每天一个“真实故事”,可以拍一年,每个不重复。我妈听了很不高兴,但真实乡村的人生百态就是这么荒诞而丰富。

穷人在农村体会不到尊严和温暖,越穷越受欺凌。

当然,越穷越不讲理、越蛮横霸道的也有,但主角必须是那种性格强横、身强力壮的,更多的是越穷越受欺凌。农村本就不富裕,而一些人要么因为头脑不灵活、要么因为身体有缺陷、要么因为性格不合群而比一般人更穷,穷就会自卑,就会懦弱,所以容易受欺凌。

在我记忆中的农村,无论老少,有修养、讲文明的不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随母改嫁的孩子、服刑犯的孩子、非亲生被抱养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欺负被凌辱的对象。家庭越弱势,越是身体有缺陷,越是缺乏关爱,越是容易被奚落、取笑、欺凌。小时候,一些顽劣的小孩欺负、取笑残疾、智障、单亲的小孩,有些大人见了也不制止,甚至带头参与。

村妇在背后议论是非、传播丑闻乐此不疲,也许是乡村娱乐生活极其缺乏,而生活圈子又太窄,一点点是非琐事、家长里短,两三天就能传遍整个村子——熟人社会有时非常可怕。过去是这样,现在不知道有没好点——毕竟我已经离开近多年——也许现在已经进化了吧。

所以,记忆中的温暖和爱只来自父母,而不是农村。

农村是熟人社会,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城市是陌生人社会,住在同一栋楼,也可能对面相逢不相识,住满十年也可能从未踏进邻居的门。我比较适应陌生人社会,管闲事的人少,互不干涉,自得其乐。

农村人嫌贫爱富的不在少数,他们在权贵面前奴颜媚膝——所以权贵富豪往往觉得农村人老实——但在比自己更弱势的人面前则趾高气扬。

经过帝制社会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农民怕官怕富又仇官仇富。平时害怕,但一有机会,就恨不得致所有权贵、富人于死地。农民的老实懦弱与狡猾凶狠是人性中的一体两面,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人身上。

为什么历史上的造反、起义和某些群众性运动,破坏性那么强?就是充分调动了农民内心深处的暴戾之气和人性中的恶,一旦爆发,不可抑制。

听奶奶那一辈的老人讲过,当年斗地主,都是恶狠狠地往死里整。

帝制社会里的农民,平时是容易统治的顺民,一被煽动,就是最可怕的暴民,无恶不作,没有底线。

村妇的吵架,是世上最恶毒诅咒的大集合。我就是听着村妇的吵架、看着村民们打架长大的。田间地头,为了争夺一点水源,都能破口大骂、大打出手。

打架和对骂是农村日常必备娱乐之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村民们能动起刀子。在城里老实巴交、屁也不敢放一个的农民,面对同宗同族兄弟,却能异常凶狠。为了争夺屋前屋后的一寸宅基地、相邻放养的一只鸡鸭鹅的归属,他们能大打出手。兄弟之间比邻而居,一方禁止对方房子的屋檐滴水越过排水巷的中线——这不是故事,这是真事。

每到插秧季节,因为稻田蓄水问题——就是谁的稻田水多一点,谁的稻田抢先蓄水影响了别人,以及田埂堆筑问题——两家的稻田相邻,有的人总爱把中间的田埂向己方开挖以便多占一点面积——都能引发无数场对骂和十数场打架。现在农村大多数人出去打工,耕田的人少,类似事件可能大幅减少了。

都说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有时说起来却觉得并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也许,爱护弱小只不过是人类天性,在这方面,似乎中国并不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好。爱幼倒是普遍存在,但虐幼害幼也时有发生,至于各种形式的虐老害老,深究起来,那可真是触目惊心了。

农村的老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老人,活得卑贱而无尊严。很多人将年迈的老人视为包袱和累赘,内心希望老人早死,有的甚至宣之于口。在农村死个70岁以上的老人,就像死条狗一样平常。前年我有个亲戚病逝,前来奔丧的人中,有几个人毫无悲戚之色,连装也不想装一下,居然还在丧礼上谈笑风生,打扑克牌玩游戏。

老人死在家中,被视为一件晦气的事,所以,年迈行动不便或患病的老人,往往被赶到老屋居住,没有老屋,搭个茅棚暂且容身,也是常事。很多老人就在老屋或茅棚孤独、冷清地熬日子,直到死去。

逃离令人厌恶的乡村,是我读书的重要动力。我至今仍然认为,农村只适合远观,不适合深入;只适宜度假,不适宜常住。

讴歌美化农村的言论很多,农村有千百面,也许我看到的只是某些方面。但总的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类的行为越文明。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诚不我欺。

本文不想单纯停留于批判农村的不文明。我想,农村不文明现象比城市更多,符合人性和经济学规律。农村的资源比城市更紧张,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资源,农民没有动力讲文明,他们必须锱铢必较。将有限的资源用在能产出效益的人身上——通常是年轻年幼的——只不过是理性经济人的正常选择。

10年前,老家65岁以上老人,得了重病,极少送医院诊治;15年前,则基本没有——为何?因为子女认为,活到这个岁数如果不能产出效益,也该死了。得重病后与其送医院浪费钱,还不如把钱省下来改善子孙的生活。近几年,农村合作医疗普及,费用报销结算也更方便,老人得病后送院的,也渐渐多了起来。

有时候想想,对农民也不能责之太苛。道德需要物质保障,脱离现实讲道德,只不过是空谈。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能,也许,所有不文明,究其根源,都是穷之过吧。

只有这样想,才不至于对人性太失望。

来源:民间知识库


人的本性(英语:Human nature),简称人性,是一个概念,指的是基本的性情和特征——包括思想、感觉和能动性——人是被认为有本性地。这个术语经常被用来指人类的本质,或者它“意味着”存在人类。这种说法已被证明是存有争议的,因为对于这种本质是否实际存在存在争议。

有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包含所有正义性的人类价值观。以人为本,也包括对“人”个体的尊重,无论国家功能机器还是社会资源对于“人”的不可凌驾性,不走极端路线。通常所说的“人性”,也指同情心与同理心,是隶属于人性这一定义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欢迎的性质,应该也属于人性的一部分却多被刻意忽略掉,这能看出人普遍的良好期望。

关于人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这是一种人类的特有标签。区别于“人格”。

人性,作为人类特性解释者,很有可能需要一并研究心和脑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态等范畴中的普遍存在,又历久不衰的特质特性。

人性被定义为人的本性这一定义本身就是错的,人的本性这个概念它应被解释为人的共性。

即:人的本性=人的共性,而 人性=个人的或群体的思想、行为、道德伦理等等。

人的本性(共性)是生(生长的、繁衍的、向上的),与自然万物相一致,仅仅只是为了生而生,并无实际意义,最终也不会有实际意义。而人性(个人的或群体的思想、行为、道德伦理等等)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或变好或变坏,那也仅仅只是处在用人来定义人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人性,我认为”人之初本无性”。 认同辩证思维的人,无法用辩证法看待辩证法。认同逻辑思维的人也不能用逻辑学分析逻辑学。因此,人的思维上的局限性,是共通的。这也是人性的无奈。

现代社会学家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所以只有一种人性。不论杀人魔或慈善家,都具有相同的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与生俱来的有: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需要,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与自己相似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由于始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对还有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但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另有说;个别受后天影响的“人性”应分开称作“个人人性”(个性),或这人或这群、族、片土地上的等等人的人性特质,以作有别于“人类人性”(方便哲学或人类学等课题上的研究总称人性human nature之用)的解释。

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种观点:

  1. 人性本善论,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 人性本恶论,以儒家荀子为代表,有“人之性恶,其善伪也”。“性者,本始材朴”。的论断。
  3. 人性无善无恶论,代表人物为告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4. 人性既善又恶,代表人物是西汉的扬雄,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性的存在,但认为人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并会随着社会下层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在金属工具出现之前,私人劳动等于社会劳动私有财产并不存在,私有制也没有诞生更不会产生有私有观念。并且由于共同劳动剥削阶级没有产生,更没有所谓权力欲。

马克思主义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所以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人格(英语:Personality),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区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西方语言中“人格”一词(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源自于希腊语的Persona,原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带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某种典型的心理,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所以是代表舞台演员的面具及所扮演的角色。而persona亦是法案诉讼中的一方,所以亦有解释作persesonare(为自己说话)。在第十一世纪,兴起另一种说法认为persona就是perseuna(本质上为单一),强调个别性。衍伸为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会功能。

  • 整体性:人格是一个人从行为模式中表现出心理特性的整体,构建着人的内在心理特征。它常体现在个人的某一个行为之中,这个行为便可带出这个人整体的心理特征。
  • 稳定性:人格是由多种性格特征所组成的,其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的这种稳定性是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上的。但这种稳定性也并不是完全不可变的,如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格可反应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暂时的受到一些事情的制约,而导致人格的这种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后生活压力。
  • 个体性:人格的组合结构是多样的,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方面的差异性,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特征可以是相同的,但他们在整体人格的方面还是不同的。
  • 动机性和适应性:人格支撑着人的行为,驱动着人趋向或避开某种行为,它也是构成人的内在驱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驱动力与情绪无关,它可以说是一种生来具有的力量。这种驱动力对人的生活具有适应性。
  • 自然性与社会性:人格并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社会文化方面和自然方面对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他们也是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但是,人格还是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的。

气质气质是由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以行为的能量和时间方面的特点为表现。有学者认为,气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

性格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上,它的定义几乎与人格是相同的,但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那一部分,可以说,性格是人格的社会属性的体现。





zhuanlan.zhihu.com/p/51


zhuanlan.zhihu.com/p/49


zhuanlan.zhihu.com/p/57


“八三一事件”(1966年8月27日至31日大兴事件)


zhuanlan.zhihu.com/p/58


全国服务热线:400-123-4657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邮箱:
admin@youweb.com
手机:
13800000000
传真:
+86-123-4567

平台注册入口